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雕刻艺术 正文

文人竹刻的藏妙

人民书画网  2015-02-12 15:02:00 阅读:
核心提示: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虽然历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中大抵是肉、竹同样重要,但在他们在精神上却是严格恪守着对竹子的热爱。

  文人与竹刻的关系之密切,在陈继儒的《太平清话》中将“刻竹”置于二十四目“一人独享之乐”,与“焚香、鼓琴”等并列,便可以看出。刻竹对文人而言,已不止于“器”而上升为“道”。所以竹雕艺术品,才成为了中国工艺品五彩缤纷的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与中国工艺史上的各门类比起来,竹雕的历史很短。正是在文人雅士的推动下,竹雕才渐由实用性转为偏重艺术性。到明代下半叶,竹刻艺术家才在社会有了一定地位,出现众多名家。明末清初日趋盛行,形成不同地区的特色。著名的有嘉定派和金陵派。竹雕在市场略显小众,但应该看到的是,虽然竹雕多是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特别是明清以来,名家辈出,风格独特,故历来成为收藏者的珍爱之物。更由于中国的竹雕工艺独树一帜,特点鲜明,因之也成为国际收藏界的宠儿,市场价格近几年有不断攀升之势。

  欣赏江苏爱涛拍卖2014秋拍中的几件竹雕器物,一窥中国古代竹雕艺术之风雅。

  清周芷岩制秋江渔隐竹笔筒:以竹为材,规格适中,造型完美。采用浅刻技法饰通景山水人物画面。秋风乍起,江天开阔,岩岸沉静,蒲柳萧瑟。扁舟之上,一位高士寒江独钓,一童子在后舱烹茗伺候。笔简意隽。一侧阴刻:“秋江渔隐”四字,点出画面主旨。落款:“丁卯长夏芷岩制”。

  品相完美,包浆醇厚。周灏,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嘉定人。

  周芷岩是嘉定派与吴之番齐名的竹刻家。他在朱氏画法刻竹的基础上,更出新意,一变前法,通常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树石、丛竹,创造出凹凸皴法。这种技法即后世所称的“平地花纹刻法”,后来仿刻者极少。他这种以南宗画法直接刻竹的途径,在当时竹刻界首屈一指。《竹人录》中以汉唐诗派比喻清代竹刻,又把周芷岩比作盛唐的杜甫,认为他是清代竹刻开创新法的第一人。

  清代竹根雕松纹水盂:选用小巧的竹根为材。仿生设计,将整个水盂雕刻成饱经沧桑的苍松形象。顶开海棠花形口,内挖中空形成水盂。另透雕松枝为把手,使形象更为生动。穷工极巧,可谓“吴中绝技”。作为文房用具,小巧精致,在使用之余把玩,也别有意趣。包浆温润。原配紫檀树枝纹底座。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