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海拾贝 正文

《图像智慧志》中载的“翰墨纵逸,不专规则”

人民书画网  2020-11-25 11:36:03 阅读:
核心提示:

 

  索珀在岛田论文的基础行进一步得出,石恪的风格更靠近黄休复所举的孙位。石恪之所以被称为“逸品”在于其诙谐的主题,而非他的粗笔画法。《图像智慧志》中载其“翰墨纵逸,不专规则”等,正体现了他有才干遵从规则。更进一步说,石恪的画风可视为“纪念碑样式”(monumentality)和“嘲弄”(mockery)的结合,但《二祖调心图》却与宋元年代的老练禅画风格相似。因而,尽管岛田以为《二祖调心图》是石恪之作的模本,制造年代不会早于元代;但索珀却以为《二祖调心图》实践上与石恪并无相关。真实能够反映石恪容颜的,应是大德寺《五百罗汉图》中《火熨斗》一图的下方,两个诙谐人物和小鬼一同仿照徽宗《捣练图》的诙谐感(图14)。

  索珀这篇论文尽管否定了部分岛田的观念,其实是在《逸品画风》的基础上所编撰的。他以为石恪在初步的载录中,应是具有诙谐风格的道释人物画家,而非唐代“逸品”领域内的粗笔狂醉画风。而《二祖调心图》与后世的禅画异曲同工,能够定为宋元或更晚期的作品,且与石恪无涉。这篇论文的含义还在于,作者妄图厘清在唐宋“逸品”变迁的时期,蜀地的“逸品”观感毕竟为何的问题。在岛田的了解中,唐代“逸品画风”与后世的禅画是互相传承的联络,索珀实践上并不否定这一点,但他作了更深化的评论,以为在“逸品画风”被文人画观影响之前,还存在一个阶段,即“笔精”,带有“光学现实主义风格”,或许体现巨大,或诙谐形势的蜀地绘画。

  另一方面,索珀对石恪的翰墨的研讨还嫌不行深化,事实上石恪并非不或许兼有“粗笔”和“笔精”之风。如《圣朝名画评》载:“喜作诡怪而自擅逸笔”,《宣和画谱》载:“益纵逸不守绳墨”,《图像智慧志》载:“翰墨纵逸”等,再如《画继》:“画之逸格,至孙位极矣。后人往往益为狂肆。石恪、孙邃古犹之可也,然难免乎粗俗。”陆游(1125—1210)《游三井观》中说到:“石恪虽少怪,用笔亦跌宕。”都闪现出石恪的用笔有不守绳墨之风。这些文本与《画鉴》中载“戏笔画人物,惟面部手足用画法,衣纹麄笔成之”或许存在着传承联络。画史中的石恪形象,是否存在两种不同的风格并存的或许,索珀并未能就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