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收藏讯息 正文

从形式语言看蟠龙纹盘的艺术追求

人民书画网  2025-05-21 14:38:39 阅读:
核心提示:

 

  中国古代美学历来强调“意境”“气韵”与“格局”,而在青铜器尚处实用与礼仪双重语境中的商代,器物的形式语言则更多呈现出“大”与“庄”的美学取向。蟠龙纹盘作为现存最大型的青铜盘,不仅体现了物理尺寸上的“宏大”,更在整体构成中体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审美风格,标志着中国器物美学的早期成型。

  首先,是“形”的美学。高26厘米、口径61.6厘米,这一尺度远远超越日用标准,奠定了器物的“非凡性”。广口高足的构造使得整体重心略高,在视觉上给人以“高不可攀”之感,与礼器用于天祭、祖祭的身份高度契合。器身重厚但不笨重,线条张弛有度,符合中国古代“庄而不滞,厚而不蠢”的美学要求。

  其次,是“纹”的美学。蟠龙浮雕高起10厘米,既突出视觉焦点,又不破坏整体结构的和谐感。盘面纹饰对称、均衡,雷纹、鸟纹、龙纹环环相扣,彼此之间既有独立性又形成统一调性。整体纹饰充满节奏感,细密而不凌乱,复杂而不繁杂,充分体现了商代美术追求“中庸之美”的审美哲学。

  再次,是“气”的美学。整个器物在陈列中给人以强烈的仪式感与精神压迫感,这正是商代礼器所要达到的效果。蟠龙昂首而立,气势逼人,与周身雷纹构成的氛围形成视觉冲击。所谓“气韵生动”,这里体现为神秘、威严、不可侵犯的氛围,是中国古代艺术“气势”原则的早期体现。

  此外,“质”的处理也体现出美学追求。青铜本为冷硬之材,但通过雕刻与抛光,盘面呈现出流动的金属光泽与动感,使其由“器”升华为“艺”。这种从工艺走向艺术的跨越,标志着商代工匠已超越“技艺”层面,开始追求艺术表达的精神性层次。

  蟠龙纹盘之美,不在于繁复本身,而在于复杂中见秩序、厚重中现节奏。这种“庄大”的美学,成为后世礼器、书法、建筑美学的根基,它提醒我们,美不仅是一种视觉感受,更是一种文化内涵与精神秩序的体现。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