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踏墨风
人民书画网
2025-07-01 14:33:50
阅读:次
核心提示:
徐悲鸿常说,马是有灵魂的。他画过无数匹马,有的奔腾,有的站立,有的孤独沉思。他在1942年盛夏的某个清晨,起身在愚趣斋中提笔,这一次,他决定把记忆中最沉稳的一匹马与心中最澎湃的一匹马,一同留在纸上。他不说话,只有笔尖在宣纸上游走,墨水渗进纸纹的速度仿佛正好和他的心跳相合。
画面中那棵古柏,占据了几乎整个空间,枝叶向天,盘根错节,像一位久经沧桑的战士,默然注视着这片土地。它的身影如一堵墙般稳重,似乎可以遮挡世间所有风雨。棕马在它的庇护下安心低头吃草,那动作是那么自然,仿佛正在一段悠长的静谧中寻找片刻的安宁。
远处一匹马疾驰而来,它昂首奋蹄,鬃毛随风飞扬。它没有语言,但它的步伐讲述了自由与坚定。徐悲鸿的笔在此刻变得极其果断,每一处墨色都如重锤落在鼓面,将那匹马的神态与气势凝固在纸上。不同的笔法在画中交错,粗笔勾勒出古树的刚劲,细笔描摹马身的柔韧,每一次蘸墨都是一次内心的推敲。
画落之时,他题下几字,将它赠与一位心怀家国的朋友。他没有讲太多话,但那幅画已传达了他最真挚的敬意。他把马画得像人,把树画得像魂,把生命在墨色中延展。《柏树双马图》并不是简单的写意,而是一个时代中静与动、守与行的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