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荫下的呼唤
人民书画网
2025-07-01 14:33:59
阅读:次
核心提示:
那是一个风热交织的午后,徐悲鸿在竹帘后的光影中静坐。他听见院外树叶沙沙,忽然想起战地上奔跑的马匹,想起那些未曾停下的脚步。他没有写信,也没有出门,只是铺开宣纸,把那声音化作线条和浓墨,在寂静中让一棵老树拔地而起。
古柏从纸上延伸至他眼前,枝条交错,仿佛说着无人听懂的语言。树下的马很安静,鼻子贴着地,像是在对土地低语。那是一匹熟悉的马,悲鸿曾无数次描绘过它的轮廓,每一条肌理都透着生命的韧性。这匹马并不急着走,它在等待另一匹的到来。
终于,远处那匹马奔跑而来,仿佛听见了树下的呼唤。画面顿时动了起来,树叶也似乎在随风颤抖。奔马的四蹄腾空,身姿飞扬,在这片墨色交织的天地中,成为最鲜明的存在。笔触随着奔跑的节奏起伏,浓墨如流云翻滚,淡墨轻染天光,这种表现,在他笔下已然纯熟。
落款那一刻,他停顿许久,心中浮现的不只是朋友的名字,更是那份沉甸甸的担当。他写下字句,将心意藏于画中。《柏树双马图》不只描绘自然,更像一场无声的对话。它述说了那个年代人们心头的牵挂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