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墨之下的远志
人民书画网
2025-07-01 14:34:07
阅读:次
核心提示:
徐悲鸿画这幅画时,战火未息,前线传来的消息从未有一刻让人安心。他知道身边许多人在尽自己的力支援前线。他也想出一份力,于是提笔画下这幅《柏树双马图》,以画赠人,用心守护。
纸上的柏树粗壮挺拔,仿佛扎根千年,纵有风雷雷电也不能将它摇动。它的枝干蜿蜒上扬,穿透天地之间的重压。悲鸿用干笔渴墨,将它的纹理表现得极其生动,像是在诉说时间的重量。它不仅是背景,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树下马儿吃草,它的动作自然放松,四肢有力但沉稳。它显得亲切,不夸张也不做作,就像田野间的真实场景。而那匹飞驰而来的马,带着阳光与热风扑面而来,像是信念在呼啸。那匹马的线条十分果断,从鬃毛到尾巴,都暗藏一股不服输的气势。
徐悲鸿把这幅画交给怀君先生时,面带微笑,却不多言。他知道,纸上的一笔一划,都是情感的倾注。那一年,他把马当作情书,把古树画作铠甲,希望通过画传达信念。这幅《柏树双马图》,在沉默中奔腾,在静穆中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