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如山,画中是未说的远方
人民书画网
2025-07-14 08:49:38
阅读:次
核心提示:
那一日午后,董其昌独坐在藤椅上,院子里的竹影轻晃。他手边摆着未干的山水册,纸张在阳光下微微泛光。他望着那幅画,不觉又提笔轻点几下。他始终认为,山水之间应有呼吸,不可拘泥于形。他想画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心里的安宁。
他笔下的山有时嶙峋险峻,有时却平和如卧。他喜欢画峰峦相叠之处,让人觉得走不尽,也看不完。林木穿插其中,有的斜斜探出画外,有的隐入烟岚。屋宇点缀其间,似有人居,又无人现,仿佛只是一场梦里的旅程。他在画面中留下空间,不画人,只留迹。
董其昌的用墨极有分寸,有时浓得像夜色压山,有时淡得几乎看不见,像晨雾初散。他善于在干湿之间变换,让墨色在纸上生出情绪。他说,画不是为了技法,而是为了安住一颗心。破墨之法,是他最爱用的技巧,每一次转折都藏着情绪,每一笔枯笔背后都有心事。
每画完一幅,他总会端坐片刻,好像还未走出画中。他的山水,是他自己的一部分,是他与世界温柔对话的方式。他把自己的孤独、自在与宁静,都托付给这片云烟林壑,让心意在纸上慢慢流淌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