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康空间到美术馆,撑起18年企业收藏的三驾马车
从泰康空间到美术馆,撑起18年企业收藏的三驾马车 | 艺术栗子 原创 点击关注→ 艺术栗子 收录于话题#艺术栗子,102#在场,6#泰康保险集团,1#美术馆,13
2001年至2021年发生的展览
作为率先在内地开展企业收藏的民营企业,现如今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泰康保险集团在艺术圈的一举一动,都引来诸多揣测。2021年,泰康保险集团25周年,泰康空间18周年,两者共同构成了企业收藏的两大支撑——“钱”和“认知”,即资金和围绕艺术和历史的学术知识。9月6日,泰康空间以“泰康空间结束了!”为题,发布了一篇展讯。实际上,这只是经过数年预演后,泰康空间正式宣告转向美术馆。作为至今国内系统性最强、学术性最清晰的企业收藏之一,从其第四次收藏展“生命惊奇”中,破解泰康的收藏密码变成一件颇为有趣的事。
沈尧伊《革命理想高于天》
布面油画 179×366厘米 1976 ©️泰康收藏
2012年以4025万元竞得
陈东升在画作前
作为美术史上的红色经典作品,艺术家沈尧伊的代表作《革命理想高于天》描绘了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时刻,大家坐在篝火边讲革命理想的一瞬。这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激励,因此这幅画一直挂在泰康董事会会议室。2021年8月,这张画挂在了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生命惊奇”的展厅里。
泰康保险集团新总部大厦
左:玉雕兽面神人纹三节琮 良渚文化期
高9厘米、净重量1.18kg ©️泰康收藏
2019年以64.2万元竞得
右:清乾隆 银质养老牌
高13.85厘米、宽8.23厘米、厚5.53厘米、重349g ©️泰康收藏
2017年以28.75万元竞得
8月22日,泰康保险集团迎来25岁生日,位于北京国贸的18万平方米新大楼“中国琮”正式启用。就在前一天,“生命惊奇:泰康保险集团25周年艺术收藏展”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开幕,一进门便是“中国琮”的“同款”——泰康收藏的良渚文化文物“玉雕兽面神人纹三节琮”,对面还有乾隆举办“千叟宴”时订制的“银质养老牌”,这两件展品清晰勾勒出泰康保险集团的三大板块——保险、资管、医养之中的医养,而此次展览的主线也与医养中的主体——“人”息息相关。
古元《老炊事员的寿辰》
据木刻原版手拓 16.5×25厘米 1944 ©️泰康收藏
2019年以3.22万元竞得
陈缘督《敬老院新年欢宴》
镜心、设色绢本 110×64厘米 1959 ©️泰康收藏
2021年以69万元竞得
“生命惊奇”第一次以“人”为核心,秉承“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礼赞生命”的理念,展出作品横跨自良渚文化直至当代艺术,以艺术家对“人”的观察与表达为核心组织展览叙事,涵盖了53位艺术家的70余组/件艺术作品,很多作品是2019年之后购藏的,有50%是首次展出。
泰康收藏被视为内地企业收藏的标杆,与前三次宏大的主题不同,此次线索清晰地呈现了多种媒介的人物题材藏品,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三个时间段的进程一一呈现在人物的背后。这既与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提出来的“长寿时代”新概念相关联,也是泰康收藏提出的“艺术反映时代特征”的具体体现——老龄化社会可能是现在到未来几十年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影响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经济、工作等各个方面,艺术对这样的现实也会有所反映。
罗中立《春蚕》
布面油画 216×140厘米 1982 ©️泰康收藏
2017年以4945万元竞得
对于泰康的好奇,不仅限于18年来购藏的千余件企业收藏,泰康空间作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旗下的非营利艺术机构,18年来的运营和发展,也是业内教科书级别的案例。人、学术、制度,三者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泰康收藏稳健前行,“三驾马车”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最终形成持续且强劲的生命力。
01
人
陈东升与艺术结缘,源自其创办的第一家企业中国嘉德拍卖。很多人将企业视为生意,而陈东升却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我重新认识了中华文明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回馈艺术、支持和推动中国艺术走向繁荣,我责无旁贷。”
创立嘉德不久,陈东升便开启了艺术收藏。90年代的艺术品收藏是怎样的氛围?作为极少数人参与交易的行业,艺术市场彼时的主打板块是中国书画和古董,当代艺术的市场尚在培养之中,这也是时代的审美所致。
靳尚谊《企业家肖像》
布面油画 82×62厘米 2015 ©️泰康收藏
“我最开始看当代艺术也不能完全接受,觉得就是群魔乱舞的,难看死了。后来慢慢熟悉、认识,再看看西方走过的路,意识到随着中国社会变革发展,当代艺术总有一天会成为主流艺术之一,所以我下决心支持它。”陈东升说。
从企业家到收藏家,再到赞助人,有了这样的铺陈,陈东升在世纪之交等来一个人。
2001年“中国人世纪肖像”展览在泰康人寿大厦举办
唐昕策划的当代艺术展“中国人世纪肖像”即将去德国前,她找到陈东升说想在北京先展一下。对于提供展览场地和印刷小册子的要求,后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2001年,展览当天,400平方米的泰康人寿大厦11层多功能厅来了几百人。这次展览让艺术圈初识泰康,此后多功能厅也成为艺术圈的聚点。
“Ctrl+Z” 复兴门人寿大厦×泰康顶层空间 2003
“蜜蜜行动 :韩娅娟个展” 798×泰康顶层空间 2007
“从复兴门到草场地2003” 草场地×泰康空间 2013
2003年泰康顶层空间正式成立,唐昕加入泰康任顶层空间负责人,并主管泰康的艺术收藏。2006年年底泰康顶层空间搬到了798,2009年搬到草场地时更名为泰康空间。在艺术市场的潮起潮落中,泰康空间走过了18年。
现如今,泰康空间集展、藏、研为一体,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和为公司建立体系化收藏的工作,并成为企业社会公益事业中重要的一环。
泰康空间位于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的现址外景
泰康对艺术生态的介入是以资本的方式,一方面通过购买行为介入市场,一方面通过泰康空间影响艺术行业的方方面面。陈东升在2011年的文章《有大境界方有大收藏》中提到:“艺术的发展从来就是与资本相伴,我们有能力、有意愿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而收藏。”
从私人收藏到企业收藏,从泰康空间到2015年捐建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直至未来的泰康美术馆,凭借这种稳步前行的特质,泰康收藏被收录到2015年德意志标准出版社的《全球企业收藏》中,书中同时包括JP摩根集团、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卡地亚集团、安盛保险等国际知名企业收藏,泰康是唯一入选的内地企业。
“聚变:一九三零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2015
时间证明,陈东升对于企业收藏并不是书生意气。管理层对于泰康空间“关注而不盯住”的方式,让后者更加专心于学术研究,再以这些研究成果辅助收藏的判断。直至2011年公司藏品初具规模,泰康收藏已成为内地企业收藏中独当一面的旗帜。
02
学术
收藏要体系化,这是泰康在2011年中国美术馆展览“图像·历史·存在”中提出的倡议,并成为泰康收藏十数年来的脉络。
“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15周年艺术品收藏展”
中国美术馆 2011
“生命惊奇”的海报作品是胡善馀创作于1944年的《穿绿毛衣的少女》,这幅画体现出艺术家顺应社会发展的大潮流,渴望变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愿望。设计时只留下了少女的一双眼睛,通过一个“窗口”望向外面的世界。选择这件作品,既是因为这是一件2020年新加入泰康收藏的作品,同时它的创作时间也与泰康收藏的起始年代相重合。
胡善馀《穿绿毛衣的少女》
布面油彩 73×54厘米 1944 ©️泰康收藏
2020年以1012万元竞得
泰康收藏关注两段的艺术:一个是1940年代初至1970年代末的“毛泽东时代美术”,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始,一直到“文革”结束;一个是1930至1940年代以来的“现当代美术”,不仅囊括民国时期各个艺术流派的重要作品,也包括1985年中国当代艺术兴起后的代表作,同时鼓励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这样的划分与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发展高度契合。
陆俨少《行书毛主席语录》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41×58厘米 43×67.5厘米 1960-1970年代 ©️泰康收藏
2021年以103.5万元竞得
吴作人《解放南京号外》
布面油画 89×116厘米 1949 ©️泰康收藏
2007年以1232万元竞得
陈逸飞《黄河颂》
布面油画 143.5×297厘米 1972 ©️泰康收藏
2007年以4032万元竞得
左:孟禄丁 张群《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
布面油画 196×164厘米 1985 ©️泰康收藏
2006年以627万元竞得
右:王广义《凝固的北方极地25号》
布面油画 65×90厘米 1985 ©️泰康收藏
2006年以121万元竞得
查阅“生命惊奇”展览中作品的成交价,有的动辄数千万,有的只有几万几十万。既有美术史教材中的作品,也有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作品。不以名头论收藏、不赶时髦,这是体系化收藏一条清晰的线索。
刘柏荣《胸怀朝阳何所惧》
纸本水粉 60×100厘米 1969 ©️泰康收藏
2020年以66.7万元竞得
李斛《女青年》
纸本彩墨 52×40厘米 1959 ©️泰康收藏
2020年以23万元竞得
唐昕表示,收藏每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要通过艺术发展的演变,能够反映这一百年的社会变化和时代变迁。艺术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变化当中非常清晰完整的一条脉络。对泰康来说,收藏意味着为中国现当代艺术书写一部历史,为过去和正在发生的艺术保存档案的公益责任。
泰康收藏在2011年于中国美术馆首度亮相、2015年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呈现编年脉络、2019年集中展示1942年以来的历史性人文景观。在这三次大展中,已经向公众呈现了一个清晰的体系化收藏脉络。
策展人、批评家凯伦·史密斯认为泰康空间始终有一种学术气氛。泰康空间有两个特别的岗位——策展人和研究员。相对于其他机构,泰康空间的配置是比较高的。目前是4位策展人(唐昕、苏文祥、刘倩兮、戴西云),4位研究员(许崇宝、阮晶京、胡昊、杨岳),他们共同构成了空间的“学术团队”。
经过泰康空间十余年的工作,泰康保险集团已初步建立拥有相当规模的专业艺术收藏体系,囊括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录像、电影等多种媒介,其中反映人和社会生命历程的作品占据泰康收藏相当显著的位置,“以人为本”是泰康收藏经久不变的核心主题之一。
艾中信《滑冰》
布面油画 71.5×88厘米 1946 ©️泰康收藏
2017年以218.5万元竞得
尚扬《诊断—6》
布面油画 193×153.3厘米 1994 ©️泰康收藏
2015年以460万元竞得
段建伟《麦客到来》
布面油画 180×150厘米 1994 ©️泰康收藏
2015年以437万元竞得
赵半狄《涂口红的女孩》
布面油画 170×109厘米 1987 ©️泰康收藏
2015年以1380万元竞得
9月9日开展的“泰康空间:机构实践与生产2003-2021”,既是从泰康空间到泰康美术馆的正式宣言,同时也呈现出泰康空间学术工作中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的三个面向:媒介问题、建制问题和艺术生态问题。
2015年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大量摄影收藏
2021年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览中的摄影收藏
泰康空间的研究很多时候不是市场的热门,甚至是学术上的“空窗”,其长年累月的研究为美术史累积了大量文献。比如近些年慢慢被艺术圈关注到的摄影,早在泰康空间成立之初便把摄影当作媒介个案研究,并有了一定的方向和积累。2015年,泰康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开馆大展“聚变:1930年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把摄影作为主要线索之一。
除了为泰康建立一个具有美术史意义的收藏,泰康空间另外一个重要职责是建立一个高学术水准的平台,通过支持和资助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的创作及展览活动,推动当代艺术在本土的发展。
“生命惊奇”展览中的多种媒介的收藏
虽然是以红色收藏为主线,但泰康空间持续与青年艺术家进行合作。“一件作品”“日光亭项目”“露台项目”“51m⊃2;项目”等项目,为艺术家提供实验性的平台。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应惟伟自2017年加入泰康之后,分管的部门之一就是泰康空间。“扶持现在还看不清的年轻艺术家,就像是天使投资。98%都起不来,但是起步阶段的支持很有意义。”
03
制度
作为一个对当代艺术有重要推动力的非营利艺术空间,泰康空间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持下,泰康模式独树一帜。
企业收藏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收藏爱好形成规模之后,变成企业的收藏行为;第二阶段,企业收藏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一定水平后,会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方向产生某种关联;第三阶段,借助企业收藏推动企业收藏制度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发展。
冷军《肖像之相——小姜》
布面油画 120×60厘米 2011 ©️泰康收藏
2019年以7015万元竞得
业务为收藏提供资金支持,收藏为业务提供附加价值,二者相辅相成。“生命惊奇”作为企业收藏与主业结合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展览期间将举办多场讲座和活动。这也标志着在内地的企业中,泰康已经率先走到了第三阶段。
应惟伟表示,国外很多老牌保险公司都有企业收藏,收藏要有公益心态,为的是繁荣中国的文化,支持未来中国文化的崛起。
方力钧《1997.1.15》
套色木版画 244×122厘米 1997 ©️泰康收藏
2013年以20.7万元竞得
刘野《朝阳》
布面油画 60×40厘米 1999 ©️泰康收藏
2017年以471.5万元竞得
刘小东《温床NO.1》
布面油画 260×1000厘米 2005 ©️泰康收藏
2008年以5712万元竞得
泰康从未透露过每年购藏的金额,由于主要是在二级市场竞买藏品,这样推算每年至少投入过亿。此次“生命惊奇”展览中,整场作品的价格至少要5个亿。更为特别的是,秉承长期主义原则,泰康从未卖过藏品。这样的投入与推动在国内企业中是首屈一指的。
虽然陈东升在公司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是作为一个股份制金融企业,泰康完全按照现代的、国际化的金融企业运作方式在经营,有非常严格的管理结构。董事会对于艺术品购买设置了决议程序,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控制,不是说想买就买,这是一种约束。陈东升在自己的著作《一槌定音》中明确表示,泰康收藏只是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代表了公司的企业形象,而不是公司的业务。
董事会层面上,同意授权经营管理层系统开展艺术品收藏投资。这些基于学术研究的认识展开,避免野蛮投机,同时也避免了市场的整体波动。
靳尚谊《小提琴手》
布面油画 73.5×54厘米 1979 ©️泰康收藏
2021年以2300万元竞得
张培力《仰面的泳者》
布面油画 99×79.5厘米 1986 ©️泰康收藏
2014年以306.5万元竞得
毛焰《自画像》
布面油画 49.5×44厘米 1989 ©️泰康收藏
2015年以195.5万元竞得
应惟伟形容,泰康空间和集团办公室,一个像财务,一个像出纳。二者联合建立了艺术品收藏的通路。泰康收藏所有的藏品都计入到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中,这也是泰康与其他企业收藏的不同之处。“专业化、规范化”成为泰康企业收藏的守则,也是得以稳健发展的基石。
18年来,泰康空间的工作就是做好收藏、展览和研究。这正是陈东升所说的:“至于展览和收藏这样公益性的事务,就交给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专业团队去完成,而不是自己去做。”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握大方向,同时源源不断为购藏输血,由此构成一个企业收藏的良性循环,最终发展为“泰康保险集团+泰康空间=资金赞助+学术研究”的独特模式。
“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
北京798艺术区 2019
2021年8月中旬发布的2020年泰康保险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泰康空间放在了商业向善与社会公益一栏。报告显示,2003年至2020年总投入公益资金4000万元,支持艺术家和学者1000余位,举办公益展览和活动200余场,发布艺术出版物50余本,累计覆盖观众45万余人次。泰康空间案例在2020年入选北京大学管理案例库。
04
未来
自2011年第一次收藏展开始,便经常能在泰康的展览中看到“美术馆预演”的语句。
1992年,当陈东升决定“下海”时,他“扫描”了当时中国的所有行业,锁定了艺术品拍卖和保险,时间证明,这位“92派”领军人物的判断是精准的。新世纪开启收藏之时,陈东升便有了做企业美术馆的想法,现在这个梦想正在从更高的起点开始一个新的阶段。
陈东升2012年获得第21届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彼时接受《艺术栗子》主编专访时,他提出要“小步慢走”。泰康收藏的步子并不急促,却沉稳有力。
张培力《连续翻拍25次》放在展览的最后
仿佛处于倒叙状态的泰康
25年来愈发清晰和稳健
“我们要通过建立、运营泰康文化艺术基金会和泰康美术馆来继续推动中国的艺术创作,以泰康的样板效应,推动中国成功企业家们来收藏艺术品。”陈东升说。
现如今,泰康空间成为具有独立态度与方法架构的艺术机构的战略与使命已经达成,正式进入为泰康美术馆的筹建进行服务和研究的阶段。
文字|顾博
图片|泰康空间
往期阅读
这10个展览,抢先刷出金九银十!黑客假扮班克斯铸造NFT、西方画廊的首尔攻略、OMA新作实拍图 | 晚安栗子
合并、扩张、跨界,他们如何搅动艺术格局?故宫展人物画“家底”、《李可染全集》征集启事、保利文化发布上半年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