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非遗保护的活态范式

人民书画网  2025-10-21 12:09:47 阅读:
核心提示:

 

  古戏台的复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密不可分。它们是非遗演绎的舞台,是传统精神的容器。

  在古戏台上唱响的,不仅是戏曲本身,更是非遗生态的延续。从昆曲到弋阳腔,从花鼓戏到傩戏,这些艺术在古戏台的回响中焕发新生。古戏台成为非遗“活态展示”的场所,使传统技艺从舞台走向公众,从博物馆走入生活。

  非遗的保护,必须以“活”来实现。静态展示会让文化凋零,而动态演绎才能让文化延续。古戏台的存在,恰好提供了这种动态机制——它让表演、传承、传播形成闭环。

  未来,古戏台完全可以成为国家级非遗展示网络的一部分,既保护传统,又培育新生。这种模式,是中国非遗保护走向可持续的典范。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