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机构推出“书画与印章对读展” 古今对话彰显文化自信
人民书画网
2025-11-04 14:23:00
阅读:次
核心提示:
为了让观众更好理解书画作品中的印章奥秘,市博物馆近日推出“笔墨与印痕——书画与印章对读展”。展览打破了以往将书画与印章分开陈列的惯例,而是采用“作品+印谱+印材+指纹拓片”的复合展示方式,让观众在一件作品前同时看到创作过程和背后的制度文化。比如,一幅明代文人山水旁,陈列着同一作者的自用印拓片,以及他在另一文书上的指印拓片,通过图文说明,将“书画题跋”“藏书印”“契约指印”等知识串联起来。
展厅中一块互动屏尤为吸睛。观众可以现场输入名字生成篆书印稿,再选择传统篆刻风格或“指纹融印”样式进行虚拟钤印。系统会根据不同印面布局,自动为观众预留指印位置,并通过摄像头采集指纹纹理,叠加到虚拟印迹上。许多年轻人在体验后表示,以前只觉得书画作品上的“红章”是装饰,如今才真正理解了印章在中国文化里的信任功能和审美功能。
文博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公众对书画的关注往往集中在“画得像不像”“字写得美不美”,对角落里小小一方印章关注不多,更不了解印章背后从战国古玺、秦汉官印到明清流派印的发展脉络。通过“书画与印章对读”,尤其是引入指纹这一直通古今的凭证形式,可以帮助观众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文与质”“形与信”的统一。专家认为,当代“指纹融印”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古人“泥封+印章+指印”的多重验证逻辑,只是将其转化为更具美感和个人符号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展览尝试,有助于让更多人认识到,书画之所以“可鉴”,不仅在画与字,也在印与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