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富大迁徙开启 家族艺术收藏迎来重构时代
在全球艺术市场秋拍季,一批重量级家族收藏陆续登陆国际拍卖行:从香港出版人区百龄的历代名瓷,到萨德鲁丁·阿迦汗王子夫妇的私人绘画收藏,再到英国富豪曼尼·戴维森的艺术资产,密集上拍的背后,折射的是一个更宏观的背景——全球财富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传承浪潮”。根据瑞银《2025全球财富报告》测算,未来20至25年内,将有约83万亿美元完成代际与配偶间的转移,其中约9万亿美元在配偶之间横向流动,约74万亿美元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纵向传递。这一史诗级财富迁徙,正在深刻改变艺术市场的参与者结构和游戏规则。
艺术收藏是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也是家族身份与价值观的象征。当老一代收藏家相继离世,继承人如何处置庞大而复杂的艺术资产,成为金融机构与艺术机构共同面对的新课题。有的家族选择将收藏系统送拍,让作品在市场上重新寻找归属;有的则在家族内部完成重组,剥离与自身兴趣不符的部分,保留具有情感与历史意义的核心作品,还会考虑设立基金会或私人公众空间,以更制度化的方式管理与展示收藏。可以预见,未来艺术史上许多标志性收藏的“第二幕”,将不再只是“藏品易主”,而是由“如何在传承中重构”所定义。
与以往相比,这一轮财富与收藏的交接更具多元性。一方面,新一代藏家成长于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对当代艺术、数字艺术、跨媒介创作有更高接受度,对艺术的社会功能与公共属性也更为敏感;另一方面,专业家族办公室、艺术顾问与金融机构正在深度介入,协助家族完成估值、税务、法律架构与退出路径设计,使“艺术收藏”从过去的个人兴趣,逐步走向可规划、可治理的家族资产模块。在传统审美、家族情感与市场逻辑交织之下,家族艺术收藏正从静态的“宝库”,转变为动态的“叙事场域”,在全球财富转移的洪流中,开启一个需要重新书写的新时代。

